这位闽籍院士“救了杂交水稻的命”的心路历程
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时间:2019-11-13 10:36

  他个头不高,皮肤黝黑,在稻田中,一手熟练的庄稼汉把式,完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你绝对想不到,就是这个人,屡屡创造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奇迹,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潜心育种   矢志不渝

  谢华安,1941年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在闽西山区,童年的他“穷怕了,更饿怕了,对吃饱饭有着特殊的期盼,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祖母在临终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上一口饭,哪怕是一口稀饭,却最终未能如愿。这凄苦的一幕影响了他的一生。

  工作后,谢华安毫不犹豫选择水稻育种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让人民吃饱饭,吃好饭。为了这一目标,他奋斗了一个甲子,取得了卓越成效。

  他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取得突出成效的优良恢复系“明恢63”国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增产最显著的水稻良种“汕优63”。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教授为此曾经说过:谢华安救了杂交水稻的命”。“汕优63”一个品种就已累计推广10亿多亩,增产稻谷700多亿公斤。他还育成了系列强再生力的杂交水稻组合,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型稻作制的形成和发展,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开拓了一个新领域,被认为是增产粮食的重大技术储备项目。 

袁隆平(左)和谢华安(右)

  由于贡献突出,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和福建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种业功勋人物。

  求真务实  科学严谨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需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攀登高峰。

  为了育出良种,谢华安数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投入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中,常年行走在海南和福建两地的田间地头。

  作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海南三亚,生活条件却异常艰苦。育种人劳动强度也远远超过一般农民,不管烈日暴雨都得往田间地头跑。有一次下田,谢华安差点踩到眼镜蛇,与死神擦肩而过。谢华安每年12月份到第二年5月份,都会带领他的育种团队像候鸟一样,从福建飞到这片“稻可三熟、菜满四季”的土地,不知疲倦,这一飞就是半个世纪,他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崖县度过的。 

  古稀之年,他还坚持在育种第一线,不断开拓新领域。凭着严谨的作风,近年来在超级稻育种及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上又取得突出成绩。主持育成的汕优86、Ⅱ优明86、Ⅱ优航2号、宜优673等组合,在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创世界单产新纪录,Ⅱ优航1号创造再生稻单产世界纪录,超级稻宜优673连续8年成为全国主导品种。

  优良家风  言传身教 

  谢华安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但对家庭他总觉得有些亏欠。  

   三个孩子中的两个出生时,谢华安都在海南“天涯海角”。孩子相见不相识的情况时常发生,每年暮春时节,他从海南回到福建,尚未懂事的小孩不愿意见他,看到他都往妈妈后面躲,更不用说在他面前撒娇讨抱了。谢华安爱孩子,但他关注杂交水稻的时间远远超过关注自己孩子的时间,他熟知稻苗什么时候长高、什么时候成熟,却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哪一天、哪一年突然长高长大了

   虽然很少时间陪伴家人,谢华安却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影响着家人,形成了“善”“勤”“学”“和”的良好家风。

  谢华安的妻子是一个传统的客家女子。几十年来,一个人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支撑着一个上有2位老人,下有3个孩子的家庭。结婚后,谢华安很少为家事操心过。他们住的平房,屋顶破旧漏雨,常要上房修理,这些活都是妻子自己去做。她从没有抱怨过,从没有因为这些拖过谢华安的后腿。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他奋斗拼搏的不竭动力。  

   初心不忘  奋斗不止 

  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谢华安铭记在心。

  他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让粮食产量更高一点,米质更优一点,农民种田成本更低一点,腰包更鼓一点,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自己生产的更优质的粮食。 

  现已年近八旬的他,不像其他老人那样,坐在温暖舒适的家里,和妻子孩子孙子一起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而是依然坚持在第一线从事研究工作。每年一到水稻生产的关键时节,他仍会抽时间走上田埂,看看长势,摸摸稻谷,数数穗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水稻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让农民尽快掌握种植要领。

  年迈的他心心念念自己的事业和自己对国家、对人们的承诺:“要让田间地头处处稻谷飘香!” 

  对此,谢华安充满信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供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