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新的征程,需要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而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福建正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数字经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数字公民”,是新大陆公司2016年首创性提出的全新概念。
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着眼未来,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福建”。2010年,新大陆发布了全球首颗二维码解码芯片。2018年4月,新大陆发布全球首颗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并迅速将芯片投入到可信数字身份的应用中。
如今,新大陆的科技创新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从传统的IT企业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创新企业迈进。
夯实产业基本盘,是稳住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十三五”期间,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等福建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4%。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十三五”期间,福建瞄准填“屏”补“芯”,夯实产业根基。
福州京东方光电科技公司是一家生产液晶显示器件及配套产品的企业。2020年,京东方建立起中央集中群控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和深度分析,能及时高效应对生产突发情况,提升设备运行效率。相比传统模式,解决故障时间节省95%。
随着“数字福建”建设不断深入,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经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GDP的45%左右,已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福建,还有一批企业则以创新求突破率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牢牢占据发展制高点。
从2017年到2020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总装机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全世界每销售出5辆电动汽车,就有一辆搭载着产自这里的动力心脏。
紧跟未来趋势,宁德时代正式成立了21C创新实验室,专注于下一代电池研发。宁德时代研发的长寿命电池,已经在晋江108MWh储能电站中成功应用,使其成为全球首个充放电寿命过万次的锂电池储能电站。
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福建新能源、物联网、生物医药加快发展,202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到了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5.6%。
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如何把先天的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后天的生态文明优势,福建在改革创新中寻找答案。
今年5月11日,三明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林业碳票管理办法, 5月18日,颁发了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共计碳汇2.97万吨。
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换算成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这在全国属于首创。在发行的当天,张林顺领到的这张“1号”碳票,获得了140845元的成交价。
常口村位于将乐县东北,距县城15公里,全村共有林地1.9万亩。20多年来,全村村民一直坚持做好森林保护工作,防火防盗,不砍伐破坏森林植被,村民们坚持的背后是一份特别的嘱托。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常口村牢记嘱托,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些年,村里搞起了果蔬种植基地,发展了生态旅游,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39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6000元。绿水青山孕育出了金山银山。
2020年福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森林覆盖率继续居全国首位,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十四五”时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福建绿色发展导向更明,绿色发展动能更强。
福建在产业发展上,重点围绕了产业链核心环节和缺项开展攻关,加快产业发展迈上高端,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希望福建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再次作出重要论述。
锚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福建正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汇聚磅礴的合力
奋力谱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福建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