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召开的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视频会议获悉,根据最新统计,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位列全国第4位,比之前上升3位。过去一年,我省在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发力,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引领和支撑。
福州光电信息省创新实验室独创研制出稀土新冠快检试剂盒,厦门能源材料省创新实验室攻克了锂离子电池塑膜等关键技术,泉州化学工程省创新实验室多项科研成果在合成氨工业、电子化学品等领域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宁德能源器件省创新实验室与清华大学等高校机构开展合作项目9项……
高能级创新平台,助推产业加速升级。我省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以省创新实验室引领带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去年,安排2020年度省级建设补助经费4.8亿元,加快建设首批4家创新实验室;对136家国家和省级高水平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支持补助6117.4万元,全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超过30个。加快宁德时代新能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发中心等6家重大研发机构建设,安排省引进重大研发机构资助经费2000万元支持福州京东方技术中心建设。新评估命名54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评估命名数量是2019年的1.68倍。“十三五”期间,在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暂停认定以来,我省获国家新认定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第二。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经济实体,也是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创新主力。我省坚持“像扶持企业上市一样地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我省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梯次,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和服务机制,建立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200多家,相比2015年的2035家翻了三倍多。2020年,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400家以上,同比增长30%以上;全省入库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700余家。
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机制激励。为激活企业创新内生动力,我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去年,延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政策执行期限,加大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2019年度,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10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的2/3,创造了全省近50%的发明专利,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和成果应用的主力军。同时,持续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行动,重点打造科技小巨人、单项冠军、独角兽、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等创新型领军企业,已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8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92家。
依托重大科研平台,我省以企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跨部门、跨行业联合创新项目协同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去年,我省立项支持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开发出全球首个鼻腔喷雾接种疫苗和双抗原夹心法总抗体检测试剂;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等领域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立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专题项目22项、重点引才引智项目27项,资助经费1.04亿元。开展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882项,新上项目年度经费4.4亿元。(福建日报1月29日02版 记者 李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