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厅:
陈晓莉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扶持福建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建议》(第1520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是加大资助力度,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关键技术研发。
二是落实创新政策,激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二、关于建立产学研创新平台的建议
近年来,围绕福建产业创新需求,通过省部会商、院地合作等途径,充分调动各方创新资源力量,建设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机械研究总院海西分院、泉州装备所、福建省数控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全省认定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00多家,其中智能装备领域20多家,为福建智能装备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泉州装备所作为我省与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引进高水平科研人员300多人,建有“电机驱动与功率电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16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签约服务企业达250家,累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0余项,在“电机控制与功率电子技术”、“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人自适应控制技术”、“运动检测和机器人定位导航技术”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围绕制鞋、纺织、机械、建材、高端装备和电子信息等领域推出了一批高技术成果并实现工程产业化,为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聚焦前瞻领域,继续精心实施一批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攻克一批标志性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技术突破。
二是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互联网+”等重大科技工程和项目,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福建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演进升级,推进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迈向中高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采取股份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方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并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主动对接“科技创新2030”等国家重大项目布局。
三是以市场化机制和政策导向,吸引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中央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来闽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在省(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等“创新飞地”。强化财政资源配置的绩效导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项目支持、基金引导、股权激励、风险补偿、支持上市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科技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奖励等财政奖励政策。
领导署名:陈秋立
联 系 人:王志锋
联系电话:0591-87881286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2年3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