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政通APP
 
陈晓津委员:
《关于打造智能经济创新试验区的建议》(2021124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近年来,省科技厅不断加大对智能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智能经济成为我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注重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积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装备与物联网、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厦门大学、新大陆、星云大数据等高校、企业承担实施“智能边缘计算终端、新一代物联网互联互通和直接零部件标识、网物联综合位置大数据智能服务”等一系列省级科技重大项目,重点研发新一代物联网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智能传
感器件,攻克直接零部件标识、智慧城市多维认知、车联网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低功耗处理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瑞芯微等高校、企业承担实施“自主可控AI处理器研发及其在智能语音的应用、多学科协同的EDA工具设计平台研究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能源采集及应用服务平台”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高端芯片、核心工业软件、物联网传感器件等“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促进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强链补链提供科技支撑。
二、注重加快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围绕我省人工智能资源优势和创新需求,主动对接高端创新资源,推行“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转化”模式,积极引进和搭建创新平台,争取更多“国字号”研发机构落地我省建设。在人工智能方面,支持龙头企业或高校、院所布局和建设了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智能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推动在福州建设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定、中国计量认证,成为全国首批华为窄带物联网联合认证实验室,集聚了华为、中量航天等180多家物联网企业;与华为公司共建鲲鹏产业生态中心,已有287家企业加入鲲鹏伙伴计划,123家企业完成鲲鹏兼容性认证。推动在厦门建设中科院计算所厦门数据智能研究院,已引进人才近40名,申请发明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3项;建设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已完成开放开发平台人脸识别、通用视频结构化识别等开发应用。推动在泉州建设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推广应用国产机器人17台套,国产数控系统67台套,培训1872人次;建设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已完成130人团队的组建,已获授权专利178项,开展研究与开发项目150多项。
三、注重园区智能化数字化,强化支撑保障
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发挥高新区作为自创区主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打造以设施数字化、管理可视化、产业智能化、服务智慧化为重点智慧园区。以自创区福厦泉三片区为例,推动自创区福州片区建设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显示、光电芯片、物联网、大数据、软件信息等五大产业基地,目前产业园注册企业550家,注册总资本达470多亿元;福州软件园发挥龙头作用,整合区域资源,正在建设晋安、永泰等6个分园。推动自创区厦门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建设,已形成覆盖材料、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两岸集成电路自贸区产业基地入驻科技型企业228家;做大做强厦门软件园,在完善软件园一、二期生活配套的同时,加快推进软件园三期建设,目前在册企业数3800多家,入驻员工3.8万人,注册资金288.6亿元。推动自创区泉州片区打造全国重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已引进重点项目超50个,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泉州智能装备产业园洛江园区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县(市、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引进建设嘉泰数控二期、西人马联合测控高端微机电芯片等一批重点项目。
今后,省科技厅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会同省直相关部门,依托省部会商、院地合作和校企协同等途径,围绕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硬件”三大关键,紧扣物联网、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智能芯片和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需求,加大对现有类脑计算技术、空间数据和超级计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东南大数据中心等平台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和平台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试验区,布局建设一批特色人工智能创新平台,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转化一批先进技术成果,构筑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核心技术先发竞争优势,积极打造智能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高地。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陈秋立
联 系 人:黄铁庄
联系电话:0591-87865186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7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