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美食是百花齐放,要说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相提并论。随着春节临近,当地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清流豆腐皮都将迎来销售旺季。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豆腐皮市场行情怎么样?原料大豆是否充足?嵩溪爱珍豆腐皮合作社接了多少订单?生产上会出现什么困难和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1月5日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派出教授 ——“科特派服务团队”再次来到了省级星创天地---清流县嵩溪镇爱珍豆腐皮合作社了解情况,为合作社排忧解难,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合作社自2009年成立以来,通过规范运作,依法经营,合作社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辐射带动全县豆腐皮产业的发展,使3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在家就业创业,使清流豆腐皮农户小作坊加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
爱珍豆腐皮合作社理事长兰爱珍介绍说,为了培养更多当地农民成为豆腐皮加工能手,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2018年开始,三明学院联合组建的“豆腐皮产业创新创业服务团队”经常派出台湾博士、专家教授来到合作社,给合作社的农民兄弟们给予技能培训、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的现场指导,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好评。科特派团队负责人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郑祖起副院长作为该合作社星创天地团队带头人,平时除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外,每月还会额外抽出时间带领团队深入各社员家中,掌握社员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一对一”帮助解决。
“合作社的成员都是当地老百姓,在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反映给团队,他们能及时多角度全方位地为社员们服务,力所能及地为乡亲们在豆腐皮的发展中扫清障碍。” 据郑祖起介绍,这些年,三明学院利用学院资源对清流豆腐皮产业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指导合作经营管理、品牌推广、网络销售,通过课堂集中理论培训、基地集中实操培训和入户培训等3种方式,每年开展免费人员培训600人次以上,带领100多名大学生到基地创新创业项目指导,为清流豆腐皮做大做强奠定了智能基础。
正是因为有了三明学院常年的智力帮扶,当地豆腐皮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农民增收有了较大突破。清流全县豆腐皮产量从2009年的2200多吨增加到2021年的8250吨,销售额突破1亿元。2021年,从事豆腐皮加工的合作社社员平均年纯收入达9万元以上,合作社社员及其帮带的农户人均纯收入高出当地其他农户收入比例20%以上,合作社也于2021年10月份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星创天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