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三次会议_ 历次会议_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第三次会议
会议主题
更多>

 二维材料和石墨烯研究与应用[详细]

更多>
会议组织
更多>


  主办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承办单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1年在化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张乾二院士、万惠霖院士、黄培强教授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 学院现设化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化学生物学系共3个系。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谱学分析与仪器...[详细]

更多>
执行主席
更多>


  田中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计划”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化学和光谱学,近年主要开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纳米化学、电化学能源体系的表征和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还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设计合成了特殊形状的纳米粒子,并表征其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在内的多种特性。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首批创新群体...[详细]

更多>
参会代表名单
更多>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 )
  201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名誉物理学教授和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RS)
  田中群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刘忠范 中国科学院 院士
  谢 毅 中国科学院 院士
  杨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傅 强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何 珂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研究员
  吕静...[详细]

更多>
主题演讲专家
更多>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1974年8月出生于俄罗斯,毕业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其后于荷兰的内梅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诺沃肖洛夫教授随他的博士导师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一起到曼彻斯特大学开展研究工作。2004年,诺沃肖洛夫教授于曼彻斯特大学因分离石墨烯的研究而享负盛名,同时他也是凝聚态物理学、微观物理学和纳米技术方面的专家,发表逾180篇学术论文。2010年,他因石墨烯方面的成就获颁诺贝尔...[详细]

更多>
会议综述
更多>


  为促进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研究应用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加快推动我省二维材料和石墨烯等新能源材料的相关重大科技研发,2014年8月20日,由省科技厅牵头主办题为“二维材料和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的第三次鼓岭科学会议在厦门大学举行。
  此次会议由“2011计划”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承办,协同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院士担任主持,邀请2010年诺贝尔物理...[详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