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渝生 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七届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科普作协副理事长。曾任中国数学史理事,中国科技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全国数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关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所著《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科学家群体的崛起》、《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技著作暨科技进步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还荣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特别贡献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战略研究突出贡献奖。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起草组组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战略研究专家组成员。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中直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赵新力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导,航空宇航工学博士,系统工程博士后,中国“图书馆、情报和档案管理”一级学科首个博士后工作站和首批硕士点创始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福建省政府顾问。
主持过高技术、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攻关、标准化、电子政务等国家级课题数十项,主要参加软科学和重点基础研究等国家级项目及主持过的其他项目数十项,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百余篇,著作30余部,其它文章近百篇,SCI和EI检索数十篇。
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工程师、车间党支部书记)、美国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清华大学(讲师)、国家科技部高新司(副处)、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处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局级副所长、科技部机关党委常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正局级参赞)工作和学习。
近20年主要从事发展战略研究。海西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精准扶贫等呈送中央报告的主笔之一。数十项建议被中央采纳。国际智库排名评审专家。
国家“十三五”科普规划负责人之一。国家科普标准化委员会(筹)副主任。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