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报技术研究
研究明确了茶小绿叶蝉卵在铁观音(乌龙茶)和福鼎大白茶(绿茶) 嫩梢上分布叶位的差异及在福云6号嫩梢上的分布,建立了茶小绿叶蝉成虫、若虫虫口量及卵量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方程。研究明确了茶丽纹象甲成虫对丹桂、福云6号、黄棪等品种的选择性差异,提出了品种相应的为害等级划分标准与防治指标。利用虫情测报灯测报明确了10余种趋光性害虫的灯下年消长规律及其与文献记录的差异,观察到了茶小绿叶蝉的趋光性。
(二)农药科学使用技术研究
建立了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普查明确了重点茶区对常用农药的抗性水平,克隆并解读了茶小绿叶蝉CYP303A1与CYP 6A14基因。研究明确了克螨特、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等茶园常用化学农药的降解在绿茶与乌龙茶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间隔期;明确了溴虫腈、唑虫酰胺的使用安全性及残留降解的半衰期,提出了在茶叶上的残留限量及安全间隔期建议值。
(三)杀虫真菌的研究与利用
筛选出茶卷叶蛾球孢白僵菌菌株JYBb201和JYBb202,茶卷叶蛾和茶小卷叶蛾环链棒束孢菌株ICBS918 和ICTL911,茶丽纹象甲球孢白僵菌菌株XJBb3005和 Bb1-1,茶角胸叶甲孢白僵菌菌株Bb338、Bb346 和Bb2-1,茶大灰象甲布氏白僵菌菌株 Bbr4941,柑橘灰象甲球孢白僵菌菌株Bb2-1,蛴螬绿僵菌菌株Ma1518等12个优良菌株;开展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同源性分析及功能性基因挖掘工作,克隆并在GenBank登录了HQ435871、KC413974、KC413975、 MG837273、MG837274、 KJ182941 、KT944289等7个基因或片断。明确了白僵菌与多种类型农药的相容性,为白僵菌合理混用农药增效提供依据。
(四)缨小蜂的保护与利用
研究明确了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有机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缨小蜂的影响、常用农药对田间缨小蜂的种群数量和寄生率的影响、不同色板诱集茶小绿叶蝉和缨小蜂的综合效益,筛选出3个绿肥组合周年间作显著提高了天敌缨小蜂的种群数量和益害比,总结提出了缨小蜂的保护利用技术;开展了茶小绿叶蝉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获得了2个实用新型专利,为缨小蜂小规模人工繁殖奠定基础。
(五)茶树主要害虫生态防控技术实践
提取了茶跗线螨为害诱导茶树叶片与小飞蓬挥发物,检测出特异性挥发物,明确了其对茶小绿叶蝉的引诱作用,研制出一种基于茶树挥发物的蓟马引诱剂,获得了授权发明专利1个;揭示了色板悬挂高度与季节差异性的气温作用机制,提出了诱杀黑刺粉虱、茶小绿叶蝉在不同季节的最佳悬挂高度,且对天敌瓢虫、蜘蛛和寄生蜂的影响较小;研究利用诱虫灯集中调控趋光性害虫,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相关技术方法获得了2个授权发明专利;对宁德市低海拔茶园进行定点定期系统调查,明确了蜘蛛种类与优势种,补充记述了福建新纪录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明确了整个蜘蛛群落与优势种种群密度的变化动态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保护与利用提供依据;开展茶园间作绿肥调控研究,结果表明,茶园间作绿肥圆叶决明、三叶猪屎豆、木豆均能涵养天敌,间作罗顿豆的茶园生态系统比较稳定,害虫的优势种群不突出,筛选出铺地木兰+罗顿豆、圆叶决明+白三叶、白三叶+平托花生能绿肥间作组合具有良好的生态控制效能。
(六)创立试验新方法、新器具,增强研发能力
首创了茶树害虫与天敌专用室内外试验技术体系与装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11个。其中,茶苗盆栽方法1个,小型甲虫饲养及收集装置4个,卷叶蛾饲养装置1个,茶尺蠖的抗性测定装置1个,茶小绿叶蝉采集装置1个、茶小绿叶蝉饲养装置2个、抗性监测装置2个、品种抗虫性测定装置1个,蜘蛛采集装置1个。上述试验方法或器具丰富了害虫与天敌的生物学研究技术,完善了研究方法,使试验更加简单易行,提高了试验效率和试验准确度,有利于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七)示范基地建设成效
项目依托国家和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在全省25个示范基地和重点产茶县市示范推广,年均防治次数减少3次以上,防治效果达80﹪以上,产量平均提高15%以上,年经济效益400-600元/亩,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近47.8万亩,经济效益总额20737.6万元,同时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八)制订实施福建省地方标准1项,并获得2018年度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获得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出版专著2册、挂图1册,发表学术论文93篇;培养锻炼了一支绿色防控和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团队,2人分别受聘为国家和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被聘为福建省食品安全专家库专家,形成了一支具有承担科技重大项目能力的专家团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