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低镉姬松茸新品种"福姬77"选育与绿色产业化关键技术
来源:成果转化处、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 时间:2022-10-20 15:41

  本项目针对姬松茸生产过程重金属(以镉为主)吸收富集超标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高优低镉姬松茸新品种选育与绿色化栽培技术研究及其集成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

  1. 率先利用60Co与紫外复合诱变技术成功选育了姬松茸新品种-福姬77。其具有高产、优质、低镉等特性,产量达7.38kg/m2,比主栽的对照品种J1提高20%以上,镉与铅含量与对照菌株J1相比,分别降低9.33%-43.68%、55.43%-61.67%);农艺性状优良。福姬77柄粗短且盖大,菌柄长约5.45cm,直径约2.00cm,菌盖直径约4.94cm,菌盖高约2.67cm,优于出发菌株J1。遗传稳定性强,通过六代栽培,各代福姬77的产量、各类氨基酸含量稳定并均高于出发菌株J1。

  2. 创立了以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丝体形状和SSR耦合鉴定技术。其可有效并直接判定具有遗传变异的姬松茸新菌株。针对姬松茸基因组的微卫星序列,用引物扩增基因组,以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获得检测菌株扩增出的特异条带,并筛选出通过扩增的特异条带能鉴别姬松茸菌株的分子标记引物。以扫描电镜技术作为辅助判定方法,进一步强化新品种鉴定的精度,通过观察姬松茸出发菌株J1菌丝为1.69-2.13um,表面平滑且无颗粒状,福姬77菌丝为0.38-0.54um,表面有明显颗粒状,存在明显差异性。该方法的应用填补目前尚无准确检定姬松茸选育新品种的分子标记技术欠缺,具有多态性稳定、检测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

  3. 率先系统探索了姬松茸菌丝与子实体对镉富集差异及其生理响应机制。研究了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镉元素条件下,姬松茸菌丝生长速度与鲜重、镉含量、菌丝显微结构差异、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酶活性差异性。深入阐明了镉胁迫对姬松茸产量及农艺性状、各种氨基酸与各类氨基酸含量、镉与矿物质元素(Zn、Cu、Te、Mn、Mg、Ca)及常规营养元素(C、N、P、K)含量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镉胁迫下子实体孢子与囊状体形状差异,为食用菌栽培过程镉危害的评价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4. 创立了低镉姬松茸品种绿色化栽培技术体系。依据并利用白壤土做过滤层制作蘑菇和姬松茸麦粒菌种的方法;研究并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姬松茸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有利于菌渣废料利用,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栽培原料处理简化,管理省工省力,稳产高产,同时添加的亚硒酸钠作为清污助剂,有利于降低姬松茸的镉含量;发明了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该技术不仅起到过滤杂菌作用,可最大程度克服制作过程中杂菌污染现象,成品率可达99%左右,而且过滤层取材容易,成本低廉;该系列技术已实施规模推广,取得良好成效。

  5.因势利导创立了新品种与新技术产业化推广机制。结合姬松茸产业发展的特点,创立并构建了"三结合三推进"的集成化推广机制,即科企结合,推进标准化管理;农企结合,推进产业化生产;种技结合,推进绿色化栽培。获得新品种审定1个,专利授权4项。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