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加工产生污染物
氯丙醇脂肪酸酯(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GE)、三甲胺和N-亚硝胺为国际上较为关注的化学污染物,容易在食品加工储藏中形成,具有较大的毒理学危害,对人群健康存在风险。氯丙醇酯类研究由下列项目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食品新型污染物氯丙醇脂肪酸酯的表征技术、暴露评估和形成机制》(No.81172671)、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典型食品新型污染物氯丙醇脂肪酸酯的表征技术、暴露评估和污染控制研究》(2011J06011)、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典型油脂食品和婴幼儿奶粉中新型污染物氯丙醇脂肪酸酯的表征技术和暴露评估(2011-CX-21)和卫生部卫生公益性专项课题《食品安全应急与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围绕污染物的表征技术、暴露评估、形成机制、污染溯源与控制等开展研究,主要贡献与成果有:1)、开发出食品中氯丙醇酯和GE表征方法8套,满足总量、单体和单双酯比例的测定,形成较为系统的表征技术体系,准确度、通量等多个关键指标居世界领先,多次用于国际能力验证取得满意成绩;2)、开展分析质控技术研究,如研制质控品、组织室间方法验证和不确定度评价;3)、首次中国典型食品氯丙醇酯、GE的污染调查和人群暴露评估;5)、研究典型食用油在精炼加工与家庭烹调中氯丙醇酯、GE的形成转化规律和控制工艺。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EI收录4篇),专著2本,申请发明专利5项,被授权3项,培养硕士生5名,培养本科生10名。
针对N-亚硝胺,采用水蒸气蒸馏与液-液萃取法进行样品处理,研制出测定食品中5 种N-亚硝胺的方法2套,即气相色谱氮化学发光检测器法和中心柱切割气相色谱/质谱法,参加标准GB2762-2012(氯丙醇和亚硝胺限量)和GB5009.26-2016修订。针对三甲胺,首次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三甲胺的顶空GC-MS法,批准为国家标准GB5009.179-2016,实现了与限量标准的配套,主要利用酸性溶液提取和碱性溶液析出三甲胺的原理,采用顶空技术,排除了干扰物质和节省试剂,确保方法简便可靠。
二、食品接触材料污染物
荧光增白剂、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是食品接触材料中被广泛关注的化学物质。食品包装纸中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DSD-FWAs) 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高度关注,有必要建立食品包装纸中DSD-FWAs的检测方法,完善检测技术标准,掌握迁移规律。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包装纸中DSD-FWAs的检测技术、迁移体系与迁移数学模型研究》(No.81072306)和2013年国家人力资源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项目《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的高通量表征技术、迁移规律和暴露评估》的资助,完成如下成果:1)、从色谱分离、样品制备与提取方面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纸样品中增白剂分布不均匀、不同增白剂提取效率差异大、化学性质不稳定和色谱分离难等关键问题,建立了纸质食品包装材料及其食品模拟物中11种常见DSD-FWAs的高效液相色液(HPLC)及其串联质谱确证技术,实现了对DSD-FWAs的快速特异定向检测。2)、建立食品包装纸增白剂迁移试验体系,构建迁移数学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增白剂向食品迁移的数量。完成的检测技术、迁移试验体系、迁移预测模型填补了国际空白,建立国家标准GB31604.47-2016。针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研制了测定食品模拟物中顺丁烯二酸及其酸酐含量的HPLC法,修订标准GB 31604.40-2016。发表论文6篇(1篇SCI论文),专著1本,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2名硕士和4名本科生。
三、推广应用与效益
主要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通过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培训班、好医生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网络咨询答疑、参加学术交流会、转化为国家标准等方式,使得有关检测表征和污染控制技术在全国各级食品检测机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研发企业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被用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与改进,为风险评估、标准制修订和政府监管积累重要污染数据。成果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卫生标准无配套检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有关企业也由此获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四、主要奖励与存在问题
著作《食品污染监测控制技术-理论与实践》获得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论文《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和《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分别获得2012、2013年福建省卫生检验监测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前者还获2014年度福建省预防医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氯丙醇酯、增白剂等领域3篇学位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比较注重社会效益,加强了推广应用,但成果发表不充分不及时,专利成果未进行转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