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秋虹代表:
《关于支持德化开展智慧城市国家级试点建设的建议》(第126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支持德化县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自2013年以来,我省先后有三批共10个城市(县、区、镇)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共同推动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一批:南平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福州仓山区;第二批:莆田市、泉州台商投资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批:泉州市、长乐市、德化县、安溪县蓬莱镇)。科技部是在2014年8月全国开展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时开始参与,配合国家住建部共同推动此项工作。我厅按照国家两个部的工作部署,配合省住建厅,共同推进我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在2014年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时,我厅积极支持德化县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创建工作,特别是在2014年11月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的省级初审和2015年2月国家评审会上,认为德化县已具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条件,给予了大力的推荐。
为提升我省智慧城市建设水平,2015年11月18日-19日,由省住建厅、发改委和科技厅共同举办了2015年福建省智慧城市研讨会,邀请国家智慧城市专家进行技术和政策讲座,并对我省试点城市规划建设情况进行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各试点单位交流了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经验及先进做法。本次研讨会对进一步做好我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积极支持德化县陶瓷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为提升德化县陶瓷产业技术服务水平,我厅安排省级科技经费500万元,支持“德化陶瓷自生釉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平台”(资助科技经费270万元)和“德化陶瓷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资助科技经费230万元)两个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陶瓷自生釉技术研发与推广服务平台”项目实施,较大提升了德化陶瓷自生釉生产技术,并已推广了21家企业,开发新产品2项,“自生釉骨瓷”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建立了一条年产350万件生产能力的示范生产线,建成2条标准化泥料生产线,自生釉标准泥料销售至全国30多家企业;平台建设期间组织举办了12期自生釉骨瓷技术专题培训班,参会企业42家,参训人数累计达到1140人次。
“德化陶瓷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实施,建立了“陶瓷检验检测中心”,获得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和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具备了陶瓷产品质量及工艺性能的检验检测能力,累计为600多家陶瓷企业提供原料、产品及工艺性能检测检验服务超过5000批次;通过平台建设的“陶瓷中试基地”,在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整套设施完善的中试基地外,还与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年产6万吨标准化瓷泥的工业化生产线,已向25家陶瓷企业提供标准化的瓷泥3万多吨;平台建设期间组织开办了“陶瓷专业设计”等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类人员620人次以上,建设了“福建陶瓷资源网”。
这两个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在陶瓷新产品开发、陶瓷检测、生产技术培训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为德化陶瓷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支持德化县支柱及特色产业技术研发项目实施
“十二五”以来,我厅共安排省级科技经费615万元,立项支持德化县支柱及特色产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个,其中实施“纳米碳酸钙的晶型研究及其在高性能塑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高档日用瓷泥料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工艺”等区域发展科技重大项目4个;实施“日用陶瓷全自动滚压成形生产线”、“ 精密工业特种陶瓷轴承技术研发”、“五彩玉瓷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等创新资金项目6个;实施“棘胸蛙驯养繁殖研究开发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 淮山真空冷冻干燥及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与应用”、“ 德化黑鸡产业化开发示范推广”等星火项目6个;实施“临界氧燃烧技术在陶瓷窑炉上的应用研究项目”、“ 高耐热陶瓷器生产技术研发”等创新型企业创新成果后补助项目4个。通过这批省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极大促进了德化县支柱及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德化县开展智慧城市国家级试点建设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技术创新支持。
今后,我厅将密切关注您议案中的有关建议,对您县申报的有关智慧城市试点示范项目将给予重点倾斜支持。2016年,我厅计划安排省级科技经费170万元,支持德化县实施“芹峰淮山浅生槽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含氰尾渣清洁处置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和“防烫手茶具套餐设计与开发”等3个省科技计划项目。同时,我厅将积极配合省住建厅在“鼓励联手社会资本、协助申请银行贷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三个方面推进我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领导署名:陈秋立
联 系 人:郭守尧
联系电话:0591-87881089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5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