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兰委员:
《关于推动福建省智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31321号)收悉,该提案由我厅分办。现结合我厅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厅历来高度重视支持智能装备制造业,持续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需求,加强产学研协同攻关,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有效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结合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科技创新专项特点,我厅印发实施《福建省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在试点园区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研究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专精特新智能制造装备进入标准化园区的布局,助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高新区,目前省级高新区已达5家,以推动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有效释放辐射带动作用。如推动泉州半导体省级高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目前高新区已累计引进半导体产业项目76个,总投资规模1401亿元,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1个。自创区泉州片区智能装备产业园洛江园区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县(市、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引进建设嘉泰数控二期、久信石墨烯产业化等一批重点项目。
二、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激发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活力
聚焦我省智能装备制造业领域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不足的短板,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全力建设光电信息、能源材料、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省创新实验室,承接国家战略需求任务,服务智能制造等地方产业发展。通过省部会商、院地合作等途径,引进一批重大研发机构,在我省建设机械研究总院海西分院、泉州装备所、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中关村硬创集团牵头在泉州建设电子信息中试服务平台,推动东方电气与我省合作共建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支持星网锐捷、福光股份和新大陆等一批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为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
围绕我省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引导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提高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推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行动,面向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辅导服务,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首次突破10000家,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支持晋工机械、嘉泰数控等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联合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泉州装备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突破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产品、转化科技成果等,实施“经济型专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高精度高速数控伺服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等30多项科技计划项目,推动我省智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如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经济型专用工业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围绕卫浴、纺织、服装、染整、喷涂行业的需要,采用机器视觉与控制系统融合技术、工业机器人集成设计与应用技术,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工业机器人,并实现了产业化。
四、强化服务保障,优化智造园区创新创业生态
积极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国家级高新区在符合规划、安全生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建设用地容积率,单个工业项目的容积率上限可提高至3.0,积极引导世界500强、中国100强的高端装备头部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驻高新区发展。加强高新区的公共服务及生活配套设施,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入驻。完善双创载体孵化体系,服务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以厦门高新区为例,瞄准产业细分领域,布局成立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靶向破解孵化载体同质化发展、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采用“服务专员+创业辅导员+创业导师”等方式,为入孵企业提供全链条精准服务。
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李志忠
联 系 人:黄铁庄
联系电话:0591-87865186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7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