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鲀俗称河鲀、河豚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养殖性能优良的洄游性鱼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2014年全国东方鲀养殖产量2.3万吨(渔业统计年鉴,2015)。2016年4月,农业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三部委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河豚生产经营的通知》,同时还规定,"禁止销售野生河豚,禁止销售养殖河豚活鱼,禁止销售未经加工的养殖河豚整鱼"。该通知将促进养殖东方鲀的合法入市,因此,东方鲀养殖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2005年我省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后,仅有零星小规模的网箱养殖,土池海水养殖尚未开展,相关研究也未见报道。同时在东方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小杂鱼或其它鱼类饲料作为替代饲料,不仅成本高,而且污染水质,易引起病害滋生和药物滥用。因此,亟待开展高效环保的东方鲀配合饲料研发及土塘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以提高养殖效益,减轻渔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厦门市科技项目支持下,本项目围绕高效环保东方鲀配合饲料及土塘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主要成果如下:
1、研发出东方鲀肠道健康调节剂
东方鲀养殖过程中肠道不健康是导致饲料利用率差、生长缓慢、发病率高的重要因素。本项目运用营养免疫学和消化生理的研究方法,开发出适合东方鲀的肠道健康调节剂。饲料中添加该添加剂可改善东方鲀肠道健康,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和生长性能。
2、开发出不同养殖模式的东方鲀用配合饲料
针对东方鲀饲料原料选择和配方设计缺乏科学依据,本项目完善了东方鲀关键营养学参数和常用蛋白质原料的生物利用率数据,为东方鲀配合饲料配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东方鲀与对虾混养模式的物质和能量收支规律,获得饲料投入在混养池塘各部分的分配规律。据此研发一系列东方鲀专养和混养饲料配方,结合东方鲀大田养殖试验,优化东方鲀饲料配方,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环保东方鲀饲料配方,并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3、东方鲀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开展东方鲀池塘养殖技术探索,研究了环境因子与东方鲀的摄食的关系,提出合适的投饵量、投饵频率、投饵时间以及水质调控技术,从水质管理、饵料管理和疾病防控三方面形成东方鲀池塘养殖技术。
该项目饲料配制技术方面成果在福星(厦门)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苏州通威特种饲料有限公司、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等水产饲料企业进行生产,累计生产东方鲀配合饲料17000余吨,产值达16619万元。利用上述公司的销售网络,该配合饲料已推广应用到福建、广东、江苏和浙江的地区的东方鲀养殖场,与使用鲜杂鱼相比,养殖效益显著提高。项目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成果由我省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我省养殖集中区-漳州沿海推广,推广东方鲀池塘养殖面积1100亩,总产值达1.375亿元。该项目成果的推广减少鲜杂鱼的投喂,既节约有限的渔业资源,又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降低鱼病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研发成果在行业内达到先进水平,为东方鲀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