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期
2016年6月16日上午10:00,永安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永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永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余颖接受福建省科技厅网站专访,访谈主题为“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介绍了永安市在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保障科技创新环境、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做法及工作情况。
- 录播时间:2016年06月16日 10时00分
- 嘉 宾:余颖
-
主持人 2016-06-16 02:01
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专栏。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永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永安市科技局局长、永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余颖参加在线访谈,就“依靠科技创新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与网友进行交流。余局长,您好!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02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永安科技工作的关注!今天,很高兴能来到这里,通过“在线访谈”这个平台,跟大家进行交流探讨,请大家踊跃发言,多提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主持人 2016-06-16 02:03
永安市是三明市唯一的县级市,永安市的科技工作为三明市以及全省科技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您能否先介绍一下永安市的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
主持人 2016-06-16 02:05
请问余局长,永安市是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呢?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05
好的。永安市别名“燕城”,位于福建省的中西部,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 21 年( 1995-2015 年)位居福建省“十强县(市)”行列。近年来,在省科技厅、三明市科技局的指导和永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十二五”期间,永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达到 10 %以上,连续保持在全省县级经济实力十强行列。我市科技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连续 14 年( 1999-2012 年)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在 2011-2012 年第四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我市还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国家级海峡西岸星火产业带和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知识产权强县(市)。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15
近年来,永安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126 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 一是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营造了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社会环境。 如,《中共永安市委、永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等系列文件的出台 , 为加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再如, 2011-2015 年,我市兑现科技创新奖励金从 48.1 万元增至 305.2 万元,五年共兑现了 883.2 万元,对科技创新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了创新激励机制。 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经费逐年增加, 2011-2015 年,市本级科学技术支出总计 4.26 亿元,占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总计 94.03 亿元)的 4.53 %。财政科技投入用于扶持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和项目、专利资助和科技奖励等,带动了企业和社会投入的大幅增长。 三是构建四大平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着力推进项目策划、重大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公共创新服务等平台建设,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五年来新增 院士工作站 3 家,博士后工作站 2 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1 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 1 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家,三明市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5 家。 四是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 一方面, 加大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如,林产加工业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以家丰、和其昌、新立丰等高新和科技型企业为骨干,研发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全省最大林竹板材加工基地,林竹生产科技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另一方面, 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做好科技型企业培育。我们通过以实施各级科技项目为抓手,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高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 有 8 家高新技术企业、 1 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15 家省级创新型企业、 7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55 家省级科技型企业。 五是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推进农村科技进步。 我们以实施国家级星火产业带和福建省“一县一业”重大科技专项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农业科技进步,共实施优质稻、竹类资源、珍稀食用菌、优质果蔬和优质畜禽等五大产业 18 个示范基地,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全市共引进、开发、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120 多项,飞桥莴苣、黄椒、安砂淮山的示范种植和加工都分别获得国家星火项目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省星火项目的支持;“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和“中小径竹科技示范园区”以及速生丰产林、竹林高效丰产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和 200 户竹业科技示范户的建设,有力地促进林竹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六是基本建立了科技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局致力于抓好以星火科技网站、星火科技“ 12396 ”服务热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网站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50 个新农村示范、试点村、市农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及部分农业专业户,可满足我市各界的科技信息服务检索要求。 2015 年来,我局又与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争取了永安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列入省科技厅平台建设计划,获得项目资金 300 万元;协助建立一个竹产品检测中心和一个创客空间,开展竹产业创新服务,推动我市竹产业全面发展 。 七是强化了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了自主创新。 近年来,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永安市被省知识产权局确定为首批“福建省知识产权强县 ( 市、区 ) ”。 -
主持人 2016-06-16 02:16
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是科技工作的基础,永安市在保障科技创新环境方面有哪些做法呢?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20
我市注重整合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资源,从机制、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机制保障。 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制,市、乡镇(街道)成立由行政一把手任组长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责任考评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科技创新责任意识,促进工作目标责任落到实处。 二是政策保障。 加强科技惠企政策制定与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专利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 为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保驾护航。 三是投入保障。 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财政资金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2011 年本级财政科技支出 2234 万元,占当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1.64% , 2015 年增加到 11873 万元,占当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5.24% 。此外,我市还从 2013 年起设立 300 万元科技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科技项目和科技奖励。 四是人才保障。 建立了市领导挂包优秀人才制度,设立了人才发展资金,定期召开优秀科技人才工作会,评选表彰优秀人才。通过开展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服务工程,全市先后有 2 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 1 人入选省“百人计划”, 2 个团队入选省创新团队, 2 人入选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
主持人 2016-06-16 02:21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请问永安在促进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呢?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25
我市努力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推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是引导企业提升创新意识。 通过举办科技创新专题培训班,结合我市企业自主创新成功案例,为企业负责人剖析科技创新重要性,解读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专利申请、人才引进等系列政策,引导企业树立创新观念,促进企业观念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 二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建立创新投入激励机制,实行科技项目申报准入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研发机构、设立研发专帐、引进研发人员、培育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创新提升。 2014 年,全市中小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达 2.54 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 89.44% 。为鼓励企业的研发投入,我市大力宣传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相关优惠政策, 2013-2014 年,全市就办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额 2282.87 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额 3085.75 万元,兑现科技创新奖励资金 529.3 万元。 三是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通过自建、联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等方式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平台,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创造条件,提高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四是帮助企业做强知识产权工作。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工程,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有了显著的提升。 目前,全市有福建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2 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10 家,三明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8 家。 2015 年专利申请量较 2011 年同比增长了 343.12% (其中发明专利同比增长 47.62% ), 2015 年专利授权量较 2011 年同比增长 277.61% (其中发明专利同比增长 262.50% )。 -
主持人 2016-06-16 02:26
永安市在科技创新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的成绩,那么在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存在一些困难或问题呢? -
主持人 2016-06-16 02:28
永安市在接下来的科技工作中有哪些具体打算呢?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28
是的,虽然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市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手段。但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如,我市 对科技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不够透彻,对政策的宣传解读不够到位,尤其是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上,真正享受优惠的企业很少;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未确立,又受经济转型期的影响,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加上研发的基础条件差,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滞后;山区科研院校较少,研发力量薄弱,并且人才流失严重,社会对科技重视和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较少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解决。 -
主持人 2016-06-16 02:32
好,下面把时间交给广大网友,欢迎广大网友踊跃参与留言。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32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国家、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 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抓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 政策的宣传和落实,认真对接国家、省和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抓好政策的落实和兑现工作,重点抓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成果转化和补助等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工作。 二是继续做好科技计划项目储备工作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 ( 试点 ) 企业及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抓好已经立项项目的跟踪管理工作。 三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大对企业专利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对企业专利申报的辅导力度,全年发明专利申报数保持稳定增长。 四是做好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按国家标准建设竹天下孵化器、慧火工坊和 YY 咖啡屋等众创空间,争取更多的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 五是继续抓好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工作,抓好竹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 -
吴彬彬 2016-06-16 02:33
余局长,您好!我是一名企业工作人员,企业科技创新需要一定的载体和平台,请问永安是如何构建企业创新平台的呢? -
淼淼 2016-06-16 02:37
余局长, 永安市的农林资源很丰富, 我想了解一下永安在农林科技上的发展状况,您能介绍一下吗?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37
为促进企业创新,我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平台建设,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构建项目策划平台。 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里产业政策,在主导特色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技术与社会发展等领域策划一批科技项目。 2011-2015 年,我市承担国家、省、三明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67 项,争取各类科技经费达 3292 万元,带动研究开发投入 10 多亿元,解决一些涉及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延伸发展。 二 是构建重大研发平台。 有计划地在重点产业链上引进建设重大研发机构,开展服务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院、广东家具产业研究院、中材集团非金属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先后在我市设立分院分所,初步形成“点面结合、立体多样”的产业技术创新链。 三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推动政府、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目前全市有 40 多家企业与 50 多个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长期合作关系,近三年研究解决技术难题 80 多项。聘请数十名林竹、纺织、机械等行业的知名专家作为政府顾问,为永安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出谋划策。 四是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重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联盟、重点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此外还将进一步整合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农村科技市场等科技中介机构的资源,使之逐步成为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桥梁。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42
好,永安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首批林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在农林科技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加快专业园区建设。 永安市省级农业(竹业)科技园区 2013 年获准建设后,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园区内 70% 以上的企业都设立了科技创新机构,开发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2014 年,园区实现竹业产值 41 亿元,竹基新材料年产量达 23 万立方米,产量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一以上。 二是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活动。 组建 55 人科技特派员队伍,在全市每个乡镇建立速生丰产林、竹林高效丰产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和 200 户竹业科技示范户。 2014 年,人均竹业收入 4705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37% ,有力地促进林竹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三是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突出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带动农业科技进步,全市共配备 124 台电信 12316 农务通专用手机,建立 12316 手机农业服务平台,建立网络书屋账户 674 个,建立 5 所农民田间学校;引进、开发、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120 多项。近年来,新投资近 500 万元建设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 50 个新农村示范、试点村、市农业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及部分农业专业户的农林科技服务网络。 四是突出品牌与标准化建设。 提升品牌经营战略,已有 4 种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 项获得品种认定, 6 项中国弛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商品;先后制定了林业行业的福建省地方标准 10 项;《竹笋质量分级》是第一个以永安市为组织单位起草制订的国家标准。 -
主持人 2016-06-16 02:43
好的。 今天余颖局长为大家深入介绍了永安市在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感谢网友们的积极参与。再见! -
余颖局长 2016-06-16 02:43
感谢各位网友对永安市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通过来信来电等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