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推动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
2018年11月2日10:00,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世举接受福建省科技厅网站专访,访谈主题为“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推动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
- 时 间:2018年11月02日 10时00分
- 嘉 宾:福建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世举
-
主持人 2018-11-02 02:00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福建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参与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为大家邀请到福建省科技厅周世举副厅长作为访谈嘉宾,就“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推动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周副厅长您好,欢迎您!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02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在线交流,欢迎大家多交流,多提宝贵意见。 -
主持人 2018-11-02 02:03
周副厅长,能否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省科技厅关于推动“海丝”核心区建设的总体情况?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04
好的。省科技厅高度重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推进工作。2013年以来,我厅积极贯彻《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紧紧抓住国家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契机,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步发力,优化创新生态,配合做好科技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的具体实施工作,开展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引导鼓励我省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共建科技园区、开展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合作,取得积极成效,创新平台基础持续向好,科技支撑引领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不断增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省份分别于2016年6月和11月获批建设,主动融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整体布局。福州、厦门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三方评估,泉州和龙岩进入新一轮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2017年11月,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支持我省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2018年5月,我厅联合省发改委研究起草了《福建省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实施方案》,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试验、构建海丝协同创新网络、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等方面对建设推进工作进行了部署。根据科技部最新统计,我省2017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2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数居第6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8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居第8位。 -
主持人 2018-11-02 02:09
周副厅长,请您介绍一下,省科技厅在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10
今年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5周年。5年来,我厅务实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切实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开展科技人文交流。2013年以来,我省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达成了许多合作协议和对接项目。福建省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9家单位承担了科技部、商务部等国家部委下达的食用菌、海洋、花卉、动漫等技术领域科技援外培训任务,参训学员均来自东盟、南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60多个国家的2400多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在我省接受培训。在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合作中,与坦桑尼亚中华福建同乡会、匈牙利福建商会、印尼晋江同乡会等建立了“一带一路”6个科技合作联络站,为我省企业与沿线国家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人文交流提供信息、政策等咨询和帮助。依托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大学等高校推进智库建设,一方面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智库交流;另一方面就海洋与海岸带发展、土木工程等细分领域开展标准对接、项目合作。 推动联合实验室建设。2013年以来,推动支持我省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以不同方式与海外科研生产单位合作,建立联合研究开发与实验机构。比如,厦门大学联合英国蓝石科技等企业建设厦门大学石墨烯工业技术研究院,引进诺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及国际一流人才,建立多方协同的建设模式;福建汽车工业集团与德国奔驰公司合资建立的福建奔驰汽车研发中心,成为德国戴姆勒集团在海外唯一的商务车研发和检测机构;福建鸿博集团与波兰奥波莱工业大学就“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建设”达成合作;福建医科大学与捷克圣•安娜大学医院布尔诺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就“心血管治疗和移植技术研究合作”达成实验室共建合作意向;石狮展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系统工程院院士涅夫斯基亚历山大及其团队成立了“石狮市展耀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漳州科能电器、漳州片仔癀等优势企业陆续在波兰、印尼、香港等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就相关技术产业化进行针对性研究。 引导科技园区合作。组织企业、高新园区等机构赴沿线国家开展推介对接。2013年我厅与以色列经济部签订了《经济合作备忘录》,由以方为主投资的中以绿色农场落地福州,泉州中以微波通信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依托福建企业建设的厦门国家健康产业国际创新园和福州国家半导体照明国际创新园,吸引了多个沿线国家企业入驻和参与建设;福建鸿博集团与波兰奥波莱省就波兰中波科技产业园合作达成合作意向;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援助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就食用菌栽培和加工技术在卢旺达建立了示范园。 深化国际技术转移。2013年以来,积极组织我省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科技部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项目,举办了两届海丝科技创新合作暨科技外交官跨国技术转移专场对接活动,推进福建农业、纺织、海水养殖、信息等先进技术对外转移;推动建设了7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施福建省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鼓励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国(境)外科技成果在我省转移转化。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揭牌设立,已有26家境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入驻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建设了13家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分中心和美国德州、日本东京等5个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海外分中心。据统计,2017年登记进口技术合作31项,合作成交金额2.073亿。 -
主持人 2018-11-02 02:18
周副厅长,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省科技厅在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方面还将怎么做?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19
习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强调: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沿线国家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加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也是福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福建在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有效抓手。下一步我厅将扎扎实实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上新台阶,取得更大成效。 (一)加强科技人文交流,筑牢创新互信合作桥梁 一是丰富科技援助内涵与方式。提升科技援外层次,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推进海丝科技创新合作。二是深化青年人才交流。积极配合国家和福建省青年人才引进交流计划,围绕双方需求,引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杰出青年科学家来闽学习交流。三是建立一批科技合作联络站。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闽籍侨胞、福建商会等华人华侨社团、行业协会等,探索在境外设立科技合作联络站,配合福建在外举办科技交流与创新合作活动,促进住在国相关机构与省内科技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使之成为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密切人文关系、增进创新合作的联络枢纽和中坚力量。 (二)推动联合实验室建设,构建创新互利合作共同体 一是鼓励省内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共同研发,为相关技术产业化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支持福建省企业,瞄准行业内的共性技术、共性难题开展创新研发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共建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带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推动企业技术在当地的产业化。 (三)开展科技园区合作,打造科技创新聚集地 一是立足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际创新园,发挥科技园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园区合作,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园区。二是推动新一代信息、光电显示、大数据、VR、窄带物联网和生物技术等产业境内外合作,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增长新动力。三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福建农民创业园,推动花果、海洋技术、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园区建设与境内外合作。 (四)深化技术转移合作,汇聚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 一是搭建技术转移合作平台。积极加入“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挖掘双方企业的合作需求,强化重点区域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重点与独联体国家、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合作,推动境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在福建落地转化。 二是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培训与技术合作。结合福建优势产业与前沿技术,重点瞄准食药用菌、电子信息、数控和智能制造、海洋开发等领域,举办援外技术培训班,推广成熟适用技术与标准,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培训技术和管理人才,带动产能输出与对外投资。 -
主持人 2018-11-02 02:28
听了周世举副厅长详尽的介绍,相信大家我省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等方面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广大网友,希望广大网友踊跃参与留言。 -
贰月雪 2018-11-02 02:29
周副厅长您好!请问在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方面,从省厅角度,您觉得在“走出去”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吗?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30
您好,目前来说,我厅在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工作过程中,遇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省拥有国际标准的高端技术、产品不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产品、技术等标准的对接不充分,导致科技企业“走出去”能力相对薄弱;二是与沿线国家投资和科技发展政策对接不充分,我省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存在不确定因素;三是服务于与沿线国家开展双向技术转移的社会中介能力较弱,难于满足我省企业、高校、科技院所“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需求。我厅也将针对这些痛点,强化风险防范,加强协调指导,主动作为,扎实高效开展工作。 -
主持人 2018-11-02 02:33
好的,谢谢。感谢周副厅长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详细介绍,通过今天的访谈,让我们对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推动海丝核心区创新发展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再见! -
周副厅长 2018-11-02 02:38
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和来信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再见!


